目标:在可接受的精度损失下,换取显存/吞吐/成本优势。
🎯 文章目标
- 对比 AWQ/GPTQ/QLoRA 的应用场景与取舍
- 给出最小命令与验证方法
📚 背景/前置
- AWQ/GPTQ:推理量化;QLoRA:训练阶段适配
- 指标:精度损失、显存占用、吞吐与延迟
🔧 核心内容
1) AWQ/GPTQ(推理)
- 适合:现有模型直接部署,降低显存与成本
- 注意:某些任务敏感,需回归评测
2) QLoRA(训练)
- 适合:在有限资源上做指令对齐
- 注意:数据质量与过拟合;评测需覆盖边界
💡 实战示例:GGUF/GPTQ(示意)
bash
# 量化与加载的命令示例视具体工具而定
# 这里放占位说明,实际请按所选工具链执行
📊 对比/取舍(速查)
- 显存/吞吐 vs 精度:按业务容忍度权衡
- 训练适配 vs 推理直接量化:时间与成本
🧪 踩坑与经验
- 未回归评测就上线,导致效果退化
- 不同模型/任务对量化敏感度差异大
📎 参考与延伸
- AWQ/GPTQ/QLoRA 官方文档与实践
- 社区基准与对比报告
💭 总结
- 量化是“工程优化手段”,必须与评测闭环绑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