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content

以“任务/成本/延迟/安全”四维度做路由,形成动态策略。

🎯 文章目标

  • 给出可工程化的路由策略与实现
  • 形成监控驱动的动态路由

📚 背景/前置

  • 任务分层:抽取/写作/多步骤/高风险
  • 指标:latency/成本/拒答率/错误率

🔧 核心内容

1) 路由策略

  • 按任务类型:抽取走小模型,复杂写作走大模型
  • 按长度:短文本与长文本分流
  • 按风险:高风险任务走更安全的模型

2) 动态路由

  • 指标感知:P95/错误率越界触发切换
  • 成本感知:预算达到阈值自动降级

💡 实战示例:路由函数

javascript
function route(task){
  if (task.type==='抽取' && task.len<600) return 'small'
  if (task.risk==='high') return 'secure'
  return 'standard'
}

📊 对比/取舍(速查)

  • 静态简单但僵硬;动态灵活但复杂

🧪 踩坑与经验

  • 未接入指标,路由形同虚设
  • 忽略降级路径,导致峰值期间超时

📎 参考与延伸

  • 路由策略、A/B 与成本看板

💭 总结

  • 用“任务/长度/风险 + 指标感知 + 降级/回退”的路由策略提升稳定性